![]() |
赞一下(9) 1#
flytiger2017-05-26 06:38 |
人与人相识是有机缘的,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相遇不相识。我和广春的相识就是源于一个机缘。大约十多年前,中国美协在北京办了一个美术高研班,我和广春怀揣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学习、提高、交朋友,不期而遇走到一起,由此相识相知,成了好朋友。我喜欢他的画,他似乎也欣赏我,真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 广春的专业经历是经过一番曲折和苦求的,大学毕业后,他先后从事过多种的工作,但都与他的理想相悖,以至于不断地改变着他的生活,辞职、闲赋、再学习,最终才找到自己理想生活状态,这些都是为了能从事自己喜爱的行业。可见他的毅力和执着的追求,令人赞叹。其中的甘苦是常人难以体会的。 广春的画属传统小写意一路,工写结合,清新雅致、平和文气,明显受华新罗、恽南田的影响,但是再深究可以看到唐、宋、元人的影子,特别是黄筌、边鸾、崔白等人的影响,可知,他对传统是有过深入研究且下过功夫的。他心慕手追,研习书画几十年,已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面貌。 广春专攻花卉,虽表现的内容无外乎梅、兰、竹、菊、花、鸟、虫、鱼等传统题材,但是,更多了一点自己的风骨和精神。他的画属传统文人画一路的风格。说到文人画,我倒想多说几句,我们都知道,中国画的发展是经过从简单到复杂,从写实到写意,从重色到重墨发展过程。文人画是中国画发展的巅峰,自宋元发轫、兴盛,之后,逐渐式微,所谓“衰败极已”。究其原因,我以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时代的变迁,审美趣味的改变;二是文人画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和才能,要具备诗、书、画、印等素养,但愿意下此功夫、具备此能力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它的衰落是必然的。 广春崇尚先贤,敬畏传统,有志于传统经典的传承与发展,他拥有这样的能力和条件。他经过学院正规的艺术学习和中文学习,甚至还参加过“艺术评论”的研修班,扎实的绘画基础和良好的艺术素养,以及文字功底,使他具备向高峰攀登的能力,加上他对绘画的热爱和痴迷,一定会达到理想的境界。 中国画博大精深,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演变,已形成了完备的体系,产生了经典的样式——文人画,它是中华民族审美趣味的典范,但是,艺术需要不断地向前发展,传统本身就是一条流淌的河流,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风格的链接和传承。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怎样去发扬光大,形成我们这个时代 的“传统”,需要每个有志于中国画传承、发展的人共同努力,也是当下每个画家的责任和义务。广春心存高远,欲达高峰,而且起点高、路子正、功底实,又很年轻,假以时日,必有大成。 耿广春,安徽淮南人。身材高大,文质彬彬,北人南相,说话柔声细语,不乏幽默,一看便知是受过良好的教肓,有修养和底蕴的人。现为淮南画院专业画家。广春叫我哥,一声哥让我倍感亲切、温暖,瞬间似有血脉相连之感,所以为他说几句情理之中、理所当然。广春也一直希望我能为他写点什么,因此,写下以上文字,不知他以为如何? 2017·5·于文峰苑 | |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