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赞一下(8) 1#
dyswl2009-06-17 16:21 |
勤耘山水 林泉濯心 —任勤林先生和他的山水画 一场春雨,把黄河口的原野染成了翠色,在这清新、明净,诗情盎然的春天,我油然而生了对任勤林先生山水画的审美冲动。也许是缘定使然,二十二年前我有幸与任先生相识并受业于先生门下。认识任任勤林先生的人们,往往都有如此的印象:平静、温和、慈祥、坦诚,有着一种平易近人的性格,而这平易之中,散漫着一种淡淡的儒雅之气。笔墨气宇与书卷气息始终是他的本色,朴实与善诚,智慧与通脱构成了他人生的基调,也增添了他绘画艺术的特色与价值。 几十年来,任勤林先生情系教坛,勤耘山水,林泉濯心,是一位以山水画见长而名噪一方的实力派画家。任勤林先生1959年生于山东广饶县一个艺术浓厚的农民世家,自幼受到浓厚人文气息的熏染。他教书多年,现任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东营画院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东营市政协常委,东营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他为艺为政,亦师亦官。为艺亦师,他是一位深受学生尊敬、爱戴的师长,几十年汗撒杏坛,桃李飘香。学生的成才,使他感到幸福和欣慰,那一批批已经踏入“名家”门槛或正在成才道路上奋进的学生,也为有他这样的师长而骄傲和自豪。他热爱学生,学生每取得一点进步,他都会及时鼓励,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政亦官,他从政不谋个人私利,而喜欢和知识分子、文化人广交朋友,乐于为文学艺术界人士排忧解难,和他们进行文艺、学术上的倾心交谈。多年来,他还和不少民间艺术家成为了知心朋友。 “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任勤林先生重视深入生活,在大自然中撷取创作灵感。 “搜尽奇峰打草稿”,实践激活了他的笔墨韵味。他仰而观山,俯以听泉,饱揽山水之美,揣透山水的性格,掬出山水的品质,体悟山水的灵性。雄伟壮阔的泰山、神奇秀丽的黄山、奇险灵秀的华山、巍巍英雄的太行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都给他的作品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在中国,人与自然始终保持着一种“天人合一” 的亲和关系。任勤林先生秉承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他的山水画充分达到了将人与自然、情感与形象的高度结合,并通过“化境”的手段,表达出了中国山水画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特点。任勤林先生的山水画洋溢着质朴、灵秀、静谧、野逸的自然之美,气象氤蕴、禅味犀涌。作品《蝉噪林逾静》,近树丛树满坡,作者故意用厚重浓墨,意寓鸣蝉隐于其间,再着墨绿几笔,生趣盎然,生机郁勃,至远群峰耸秀,白云飞瀑,流泉溪涧,兼有一妇负薪携一玩童路过横亘小桥,画面看不到蝉,而观众有闻蝉噪之感,作者化视觉形象为听觉感受,构思绝妙,此幅画的意境同齐白石画作《蛙声十里出山泉》有异曲同工之妙,富有韵味。作品《山居图》,构图开阔,远峰若隐若现,朦胧氤氲。近景平远,水面辽阔,丛树立于坡上,淼淼湖面,叶叶白帆,临水拾级,另有房舍数楹隐于幽林之中,虽无人迹,可见幽人襟怀。画作《泉韵》,一脉飞泉从层峦叠嶂的远山潆洄而下,掩映于繁茂深幽林谷之间,山泉流过小桥,衬以翘角飞亭,乃点睛之笔,一派清空之意,刻画了画家心目中理想的山水境界。 中国画的构成,不外乎“笔”和“墨”,而最奇妙的亦是“笔”和“墨”,任勤林先生的山水画不逐刻意求工之笔,有信笔戏墨之妙。他的山水画作在墨法上,远景淡墨,近景浓墨,中景淡浓相间,参差有别、逐层递进。画作《万里江流衣带水》,山中江流之水,墨色极淡,呈浅灰,间之以白色,以显示水的流动,加之树木掩映、烟岚弥漫、白帆点点、渔舟荡漾,更增添了耐人寻味的诗意。他的山水画无姹紫艳丽之笔,有灵秀野逸之境。画作《金秋》,整幅画面林峦森秀,烟水微茫,秋气嶙峋,茅舍数间傍山临水,泊舟水湄,“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寥寥几笔点染红枫,廖廓金秋尽收眼底。 任勤林先生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先后出版了《任勤林画集》、《任勤林中国画作品集》、《任勤林山水画集》等画集。他创作的《秋山》、《高秋图》、《太行早春》等多幅力作在《美术》、《国画家》、《美术研究》、《美术观察》、《中国书画报》等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有多幅作品被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内外收藏家及友人收藏。时值天命之年的任勤林先生已深会中国山水画艺术堂奥,然公务之余,仍创作不辍,我们强烈感受到他的创作潜力和创作热情是多么旺盛。拭目且看这位勤耘山水、林泉濯心的山水画家在艺术峰巅攀登的健步! | |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 |
赞一下(8) 2#
本站画友2015-01-25 05:38 |
可 | |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