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赞一下(8) 1#
霍晶晶2009-06-28 11:28 |
古意入画 释我情怀 ——杨瑜宗的中国画 徐恩存 以古意入画,在当代画坛并不多见,而以此为志者,必定钟爱传统、钟爱中华文明精神,且于其中有所感悟,了然于心之后,方能入画,且自然天成,浑然一体,传达出古老文明之灿烂,和在当今凝重端庄的品质相融通。 以古入画,决非轻而易举,其难度可想而知,甚至令人望而生畏,避重就轻;然而,杨瑜宗却对此一往情深,领悟独到,苦心经营,表现出以古通今的内涵,画面典雅清奇、古意盎然,却不乏今人气息。 就作品而言,杨瑜宗的艺术取向是向历史深处开掘,在漫长的历史中找寻永恒的素材,借以传达一种冷峻、凝重与深沉的气息;其二是向文化深处开掘,借助青铜器物的载体,追寻宏恢的胸襟、气度和诗意,体现一种对文化的叩问与深思;其三是向生命深处开掘,因为杨瑜宗的青铜系列作品,总是与花卉、书法及古籍、碑帖等意象元素整合为一体的,致使作品洋溢着一种生命的活力,而非远古之陈腐气息,在几经锤炼中,简洁的意象整合透出的便是非物性的精神之气韵,使之成为作品的本质性表达。 细细阅读作品,不难发现,画家在工笔的细致与小写意的从容中,寻找到写意的契合点,使作品不愠不火,不野不燥,进而以优雅的笔墨营造出清新、祥和、安静的文化气息与境界,令人在其中慢慢品味,咀嚼,乃至陶醉。 我们看到,画家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笔墨修养,譬如《岁朝清供》画家以简率的用笔,写出了花瓶、茶壶与茶杯,笔墨体现为书写性,因而极富线条的美感,而牡丹则以色浓墨酣去表现雍容华贵,画面简练,却见功力。当画家以工笔的精湛,把青铜礼器的不同造型在不同作品中与不同花卉、器物相组合时,工笔的自然融合,如青花瓷、盆栽、插花等的与青铜礼器在平面空间中的组合,便不是按时间因素作用下的逻辑关系建立的秩序,而是各自独立,却又相联系的方式表现在画面上,使浓墨重彩的写意与工笔描绘的青铜器物、纹饰在鲜明对比中,统一为和谐的整体,既传达出一种意欲破解的文化之谜,又蕴藏着画家自我的情感之谜。 显然,杨瑜宗的清供作品,在一个总的主题下,都有着不同的变化和演绎,都体现着画家对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的认知与理解;而且,画家力求把自己的理解转换为笔墨语言,如笔线的质量与运用、墨色、墨韵、墨层的表现,乃至意象元素的提炼与把握,等等,这一切,都表现出画家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性智慧。 杨瑜宗是在厚积薄发中,孕育自己的艺术的。因此,我们认为,他的以青铜器为主题的清供式中国画文本,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杨瑜宗一定会更加完善自己的作品,为传承中华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img] [/img][img] [/img][img] [/img][url] [/url][url] [/url][email] [/email][img] [/img][img] [/img][url] [/url] | |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