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自“悟”象——刘青砚刘宏写生作品展
时间: | 2015.12.18~2016.01.17 |
展馆: | 济南市美术馆 【交通导引地图】 |
展品: | 160 件 |
主办: | 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师范大学 |
协办: |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山东省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济南市美术馆,山东省当代油画院 |
联系: | 请注册并登陆后查看! |
参展: | 刘青砚 刘宏 |
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师范大学主办,由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山东省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济南市美术馆,山东省当代油画院协办的“趣”自“悟”象 ——刘青砚、刘宏写生作品展将于2015年12月18日下午四点在济南市美术馆一楼展厅开幕(槐荫区魏海路与腊山河西路交叉口),展览时间为2015年12月18日—2016年1月17日,此次展览共展出刘青砚刘宏夫妇160余幅写生作品。
这里的“趣”所指的是绘画作品中的情趣与意味;而“悟”则指绘画的主体在表现客体对象的知性和理性。本画展的取名即可释义为:在本次画展的所有作品中意“趣”的表现与语言建构方式来自于对所表现的自然物象的彻“悟”。
“以自然为师”即“道法自然”是我们的信念,也是我们每年要安排大量时间进行室内外写生的内驱力之基因。
实际上,写生作为“以自然为师”的一种不可代替的方式,多年来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近成为我们生命的一种情态。于是,这些写生的作品也能够作为一种载体,负荷着我们对于客观自然直觉的感知与体验而“悟”出的某种“趣”。也可以说,因之这些作品也呈现出我们相对自然的一种用以油画语言而“象”化出的诸多的情愫。其情愫应该意味的是,自然对于我们来说还不仅仅是表现的对象,而且还是我们心灵的寄托与依赖。由此依托而为的结果,或许同时也创造了我们自己生存的方式和人生的境界。
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我更崇尚老子学说。从认识层面上讲自然是相对人的有系统的客观存在,其存在之于画家,则是处于被不断探觅和感知但却往往有限地过程之中。“道可道,非常道”阐明的就是人在接近自然的过程中,能认识的所谓物象中之“物”是常数的存在,而“象”则是变数的现象,变化着境象,势象、气象、脉象.....是自然的常态,道法自然没有止境,如此决定了我们在写生中情趣与意味表现的不确定性。
也因此这种不确定性的变化,才是诱惑我们从中不断获取灵感,保持着表现性形态那种鲜活生动之源——此式彼物,常变常新,各美其美,若聚若离。
当然,面对自然,艺术与科学所处的认知方式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执著于其情景是一种生动的体验方式。其中将“有我”、“无我”、“物我两忘”的表现形态更在于接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意志与情怀的表达为其目的和结果的;后者则是借助或运用种种科技手段来揭示、实证自然生长和其运动规律的。倘若绘画用科学的方式去认识自然,表现自然的结果,则会导致其作品是一种有形无境、有景无象的拟自然之相片而无趣无意。
人不能役使自然,人与自然理应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在我看来人与自然都是一种气象,而取其“象”是艺术永恒的主题。艺术对自然的表现,包括其“趣”会各自不同,正像本画集中的作品,刘宏之于花卉,我之于风景,但"趣"自"悟"象却能各得其所。
执著于写生,表象为是对自然的一种态度,一种从事绘画的方式,若视自己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话,写生的实质意义还可被认为是生命本身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是愉悦的却也不时地带给我们不少的困惑:观照自然的万千气象,感受更多的是其“象”在“支配”我们的情趣意味等方面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在感知与体悟的过程中不时地消解着我们原本还可成熟的语言形式。其结果是这些作品在成就“鲜明的风格特色”方面不免显得有些缺失。
根据理解,艺术与自然须臾不可离,理应按自然之象,诸如自在、自足、自适地不矫饰做作而完全本色;诸如自我之象的不喜不悲、无怨无悔、无欲无求的话,尚能聊以自慰。
问题毕竟不能回避。于是,能够做到的是出版这本画集,办个画展,即暂且从自然中剥离开来,以期得到同仁们的教诲,并希望能以“趣”自“悟”象这一命题开拓出的更为深层的实际意义。
= 相关画家展览 =
留言(0)= 留言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