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7.10.10~2017.10.30 |
展馆: | 黑龙江省美术馆 【交通导引地图】 |
展品: | 100 件 |
主办: |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承办: | 黑龙江省美术馆 |
联系: | 请注册并登陆后查看! |
参展: | ![]() |
前言
本展览为各位观众呈现的,是黑龙江省美术馆收藏的陈宗麟先生的“碟墨”京剧人物画作品。“碟墨”,是由陈宗麟先生独创和命名的中国水墨画技法。此前,水墨京剧人物画名家如林风眠、叶浅予、关良、韩羽、马得等等,都以其对京剧文化的独到理解和别具个性的笔墨风格,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广泛认同;今天,我们有机会得识“碟墨”京剧人物画,领略这方难得一见的水墨戏画新天地。
陈宗麟,1942年生于四川成都,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艺术学院。齐齐哈尔大学教授,北方国画院常务院长。
1965年至1979年创作《神兵怒火》《降龙记》《苦难的琴师》《血溅津门》《无脚飞将军》等六部连环画作品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彩色连环画《雨鼓石》发表于《连环画报》封二;1989年作品《仰观天象》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第七届黑龙江省美展二等奖,被黑龙江省美术馆收藏;1991年作品《磨刀图》参加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美展并获优秀奖,被辽宁近现代博物馆收藏;2000年作品《极地梦》《温馨》发表于《中国美术》;1986年论文《道的思考》发表于鲁美学报《美苑》;2002年论文《元代文人画之管见》发表于齐大学报;1999年出版名家系列专集《陈宗麟山水》。2008年起,潜心研究以瓷碟代笔,在宣纸上泼洒、刮擦、描划,独创“碟墨”画法,一改传统毛笔画风,结合夸张的变形,使画意更为粗犷大气,2009年在南京颜真卿画院展馆首展,获评“将北方的粗犷和南方的文气相结合”、“将民间的朴拙和大写意相结合”,江苏省《扬子晚报》及网站作专题报道,齐齐哈尔电视台《鹤城印象》作专访报道。
作为画家,陈宗麟先生科班出身,连环画出道,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且经过扎实的造型训练,青年时期即已硕果累累,身手不凡;寿至六六,或许传统彩墨技法不足以满足其更加个性化的审美诉求,如同白石衰年变法般出离传统依赖情结,将长期积累的丰厚专业知识储备和对于国粹精神的深入思考,付诸创新的文化探索与笔墨实践,聚敛符合汉文化审美预期的形式美感与美学品格,始创“碟墨”这一前所未见的彩墨范式,实现了画家审美理想的自我回归和本色阐发。
流连于这些画作前,我们看到的是人物形象,是戏剧情节;我们感悟的则是审美意趣,是从艺初心。不一样的语言工具,造就了作品不一样的气场、张力与精神气质,也让我们感知了画家的价值取向与人文情怀。有联云:“生旦净丑呈千般变化,喜怒哀乐品百味人生。”似可概括作品中角色体认与现实中生活体验的内在关联。
中国京剧是国粹,中国水墨画是国粹。陈宗麟先生用其独创的“碟墨”技法重构了水墨戏画的言说语境,从新的时空坐标出发,以更为丰富的视觉维度,出神入化地表现京剧艺术的神韵,传续了华夏源远流长的国粹精神。
作为我馆迎接国庆68周年和党的“十九大”召开而举办的迎庆系列美展之一,本展览意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提升馆藏精品的活化能力和共享水平,助力广大观众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与忘我实践,努力塑造社会生活中边际宽广、内涵丰满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