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域——深圳美术馆2017当代艺术展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笔划排列)
王无邪、石果、李君毅、吴卫鸣、陈文令、梁铨、董克俊、蒲国昌
展览组委会
主 任:张燕方
副主任:王子蚺
委 员:(按姓氏笔划排列)
万黄婷 王子蚺 陈履生 张燕方 赵伟东 覃京侠 游江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新潮美术”之后,经历“前卫艺术”而有了今天如火如荼的“当代艺术”。与此前的“前卫艺术”和“新潮美术”不同的是,在国际化的背景与市场化的支撑下,当代艺术风起云涌,呈现出别样的艺术景观。然而,有着现实关照和不同价值观表述的当代艺术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中既有观念的、社会的、思想的,也有艺术的、行为的、时间的,更重要的是有着人为的因素,大致是各取所需。如此等等,基本上是在约定俗成的范围内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产生影响,而其在行为与观念上对于传统的、架上的颠覆,正在造就社会发展潮流的涌动中表现出时尚的意义。而各种类似于专利的资源分割,将当代艺术逼近了一个“隅”的范围。
然而,在多元化社会中的当代概念如果局限在一隅,或者是在单一化的内容和形式中反复,那么,当代就有可能在“隅”的局限中失去它本该有的多样可能性以及艺术的丰富性和自由的精神。无疑,这是认识的问题。事实上,在当代中国艺术界,许多人所认同的即是这种单一性,因此,思想方式和表现形式被框定在一隅之中,而所谓的当代艺术家也就成为中青年的一个极小的群。当代艺术在一隅之中的“群”已经形成,该颠覆的已经颠覆,在一个支离破碎的艺术社会中,貌似相安无事的现实存在,却表现为内部的激烈对抗,更重要的是消解了学术的严谨和理性。
如何重塑当代艺术的观念,使之从“隅”的局限性中走向“域”的视野,正确认识当代艺术的观念,以及自由精神与自由表达,包括运用传统的媒材表现当代的意义,使在艺术多样性的呈现中反映当代艺术创造的丰富性。同时在艺术家人群中发现那些曾经被当代艺术排斥在外的前辈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来研究“隅”的局限性,看实际存在的多种可能性。
深圳美术馆作为在区域内有影响的美术馆,担负着整理、收藏、研究区域艺术的功能,因此,在区域和地方文化的研究方面将是回归功能定位的必然。“域”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当代艺术的概念之上,而且也表现在深圳美术馆的学术定位之上。所以,2017年的年度展一方面审视当代艺术的“隅”的局限,另一方面重新回归到“域”的视野。
= 相关画家展览 =
留言(0)= 留言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