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9.05.11~2019.05.26 |
展馆: | 青岛市美术馆 【交通导引地图】 |
展品: | 80 件 |
主办: |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 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承办: | 青岛市美术家协会 青岛市美术馆 大都美术馆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 |
联系: | 请注册并登陆后查看! |
在未来的历史坐标上,20世纪中国油画必将留下显著的刻度。
油画在我国的发展,不仅将中国绘画与世界艺术联系在了一起,而且扎根中华大地而生长成美术主干形式,引发了中国固有艺术的变革。
因此,系统地整理、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油画,具有艺术史和文化史双重意义。
座落于北京国子监的大都美术馆担负起这一学术使命,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专业油画收藏和学术研究机构。在此展出的作品绝大多数是从我们丰富的藏品中精选而出,体现了本馆收藏的史学宗旨和美学标准。
从史学角度看,大都美术馆的藏品旨在充分体现中国油画的百年轨迹,此展作品表征了我国油画的三个转折点。20世纪上半叶学习欧洲油画,产生了一批倾向于印象主义手法的杰作;从1950年代开始吸收、借鉴西方各种油画技法,尤其是古典再现性传统,涌现了一批写实主义杰作;至1980年代,我国油画进入了多元探索时期,出现了各种形式和风格并存的局面。从美学标准看,大都美术馆的藏品强调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重视画家个人的油画实验精神,以油画审美品质至上为标准,力图建立能够代表我国各种油画风格之高水平的藏品馆,为研究油画家个案和我国油画史奠定可视的文献基础。
油画于15世纪开始在北欧尼德兰地区流行,而后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绘画媒介,尤其在当时的威尼斯,油画色彩的表现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到19世纪的法国臻于极致。在油画史上,各时代的大师风格各异,正是从其形式的多样性中凝炼出油画的两种基本风格,即注重清晰的形体刻划的线性手法和倾向于浑然一体的块面表达的图绘性手法。从这两种取向中,分化出四种表现模式,构成了油画语言的基本特质:1.偏重形状与轮廓关系交织而成的线性结构;2.三维空间的形体塑造再现模式;3.借助明暗色调创造视知觉真实感;4.以色彩统摄形体与画面结构的图式。这四种方式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画家身上或交替代谢或共时并存,其选择造就了特定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
对绘画本身的历史、媒介和价值的理性反思是艺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大都美术馆旨在为探究油画本体质感提供平台,积极与国际著名美术馆和研究机构合作,深化油画史、油画理论与技法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举办国内外油画杰作展览,召开高端学术研讨会,同时也注重油画艺术的普及教育,促进我国美术的繁荣。
中国油画是世界油画发展的组成部分,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大都美术馆的藏品是其缩影,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艺术的珍藏,而且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珍贵文献。它凝聚着中国油画各个发展阶段的菁华,而其风格、形式的多元变化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及其与世界文明的关系,承载着各个时期的观念、情感和愿景,为世界油画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
感谢主办单位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及各承办单位对本次展览的大力支持,希望这里展出的133幅作品能帮助青岛民众更好地欣赏油画艺术,同时有助于促进青岛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