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妙趣——华君武漫画展
时间: | 2015.08.12~2015.08.30 |
展馆: | 深圳美术馆 【交通导引地图】 |
展品: | 150 件 |
主办: | 深圳美术馆 |
联系: | 请注册并登陆后查看! |
参展: | 华君武 |
“纪念华君武诞辰一百周年:形神妙趣——华君武漫画展”将于2015年8月12日在深圳美术馆开展,展览将展出深圳美术馆馆藏华君武先生漫画作品150幅,展至8月30日结束。
华君武先生是我国著名漫画家、美术活动家。他早年长于政治时事漫画,富有战斗性,作品紧扣时代脉搏、构思幽默机智、通俗而富有哲理,致力于追求漫画的民族化和大众化。后期以讽刺画为主,主题始终切合时代,用洗练生动的造型笔法,表达了艺术家对于社会与生活各种现象的反思与警醒。他的作品紧贴生活、形象生动、语言幽默,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长期以来为读者和观众熟悉和喜爱。
2004年华君武先生在他历年的创作中挑选出150幅代表作,捐赠深圳美术馆作为永久收藏,这不仅是深圳美术馆的珍贵收藏,也是深圳的一笔宝贵财富。优秀的藏品贵在发挥其公共职能。入藏至今,这批华君武漫画作品作为深圳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多次在深圳中小学校、部队、社区展出,还作为馆际活动在中山、太原等地交流。这些作品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以幽默的方式针砭时弊,发人深省,所到之处深受观众欢迎,在我馆公共教育推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是华君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深圳美术馆将150件馆藏华君武漫画作品全部取出举办此次纪念特展,缅怀这位“漫画一生、从一而终”的著名艺术家,展现他跨越两个世纪不同时期的经典创作,传递他对人生信仰的坚持,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希望观众朋友能在这次漫画之旅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华君武画语录
我从青少年时起就喜爱画漫画。第一幅漫画是1930年发表在杭州省立第一中学校刊上,那时我在上海读书,画了200多幅漫画投稿报社,都没有采用,当时著名文学家林语堂、漫画家丰子恺对我很好,我才18岁,丰子恺鼓励我,使我创作漫画的情绪更高。所以我后来常对年轻人说,不要因投稿多次不被采用就没有信心,要继续投。搞艺术要有恒心和专心。
——华君武回忆漫画创作初期
1942年,在延安与张谔、蔡若虹一起举办讽刺画展,毛主席也来看了,并邀请到他处吃饭。当时我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一幅漫画《延河植树》,批评植树管种不管活。毛主席就这幅漫画对我说:延河植树,哪些树值得好,哪些树植不好,要在画里说明。如王家坪植不好,就说王家坪植不好。要区别个别与一般、局部与全局关系。我后来慢慢理解到,毛主席这番话的意思,是避免片面性的问题,几十年来我都把握着这点,不要把局部当全局。譬如共产党内有人贪污,不能说整个党都贪污。这是如何掌握漫画分寸的问题,写杂文也是如此。
——华君武谈漫画创作的分寸
我感觉到,我们的漫画作者首先要是个爱国主义,要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前几年有一份报纸发表了一篇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文章,说中国的人种很坏。我立即画了一幅漫画,题为《疑难杂症》,画了个人到医生处看病,说人种不好,要求把鼻子改大点。这幅画发表在上海《文汇报》。有了爱国主义的立场,不管信仰如何,看待国内国际的问题,就有个标准。
——华君武谈漫画创作的立场
我在上海开始画漫画时,是模仿外国漫画家的作品,只能在知识分子圈中欣赏,人民大众恐怕会看不懂。但到了延安后有了变化。毛主席提出了文艺创作要具有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的问题,几十年来我就在漫画的民族化大众化方向上努力,能否达到?只能说是在追求中。再一点,是要熟悉群众的语言,这对文学家、艺术家要求都一样。
——华君武谈漫画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的问题
俗话说光阴似箭,这支箭穿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42年,我的漫画也多少和这些历史发生了一些联系。
——1991年华君武先生在深圳美术馆举办展览时说
= 相关画家展览 =
留言(0)= 留言板 =